“2020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評選,由“國資小新”聯合國資委網站、《國資報告》雜志,根據網友推薦和全年大數據分析,并在國資小新微博、微信新媒體平臺,國資委網站及相關中央主流媒體網站組織了投票。評選結果綜合各平臺網友投票情況和專家評委推薦意見之后產生。
▼ “兩山”醫院 三峽工程 海拔最高5G基站 東方13-2氣田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長慶油田 阿里聯網工程 烏東德水電站 京雄城際鐵路 昆柳龍直流工程
其中五項工程都有中國能建的貢獻!
三峽工程
11月1日,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監測表明,攔河大壩及泄洪消能、引水發電、通航及茅坪溪防護工程等主要建筑物工作性態正常,機電系統及設備、金屬結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作為三峽工程建設的主力軍承擔了其65%的施工份額,先后創造了112項世界之最,934項發明專利,135項三峽工程質量標準。
阿里聯網工程
12月4日,阿里聯網工程正式投入運行。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海拔最高、運距最遠、最具建設挑戰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阿里聯網工程的投運,標志著中國大陸建成縣級以上統一大電網,西藏也由此邁入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新時代,書寫了西藏電力發展的嶄新篇章。
該工程由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牽頭設計,中國能建西南院、西北院、陜西院、安徽院、甘肅院、湖南院、電規總院、洛斯達公司、西北電建、葛洲壩電力公司、中能裝備所屬企業,從系統規劃、工程可研、全過程咨詢、輸變電設計、環水保專項設計、輸變電線路施工、信息通信保障、設備供貨等方面,全面參與工程建設,為工程建設提供精品技術方案和設計施工服務。
烏東德水電站
6月29日,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是中國第四、世界第七大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工建設并投產的首個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相當于昆明市一年用電量。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在烏東德水電站項目建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后承建左岸導流洞工程、左岸地下電站工程、泄洪洞工程以及大壩主體工程等共15個標段的施工任務,約占烏東德水電站主體工程的75%;同時承擔左岸電站全部6臺機組的安裝調試任務。
京雄城際鐵路
12月27日,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亞洲最大火車站雄安新區首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正式投入使用。京雄城際鐵路作為“八縱八橫”高鐵網——京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區域及全國路網布局,服務雄安新區“千年大計”,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
中國能建華北院負責京雄鐵路鉆越500千伏線路遷改項目5條線路總承包建設工作,為京雄城際鐵路順利架梁打開通道,極大地推進了鐵路建設工期,對2020年雄安新區對外骨干交通網的基本建成發揮重要作用。
昆柳龍直流工程
12月27日,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該工程是烏東德水電站的主要送出“大動脈”,是世界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既有助于解決烏東德水電站等一批水電站的電能外送問題,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大量的清潔能源。
在昆柳龍直流工程建設中,中國能建充分發揮電力和能源規劃咨詢、勘測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的全產業鏈優勢,所屬的電規總院,及規劃設計集團東北院、中南院、西南院、華東院、華北院、廣東院、云南院、湖南院承擔了工程設計、咨詢、監理等任務,廣東火電、天津電建參與工程施工,中能裝備承擔了該工程部分設備供貨任務。 此外,中國能建參與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獲評“2020年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作為超級工程的建設者
中國能建將繼續服務國家戰略勇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
素材來源:國資小新